欢迎来到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
RSS
Tags
网站首页 > 工作动态 > 详情

荣登《光明日报》头版!哈理工学子陈子泓:让 “三电黄埔” 精神在雪域高原绽放

发布时间:2025-08-14 17:08:29  作者:本站编辑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浏览次数:

640 (4).jpg

青春向雪域:点亮心中那束光

  八月的哈尔滨,暑气尚未完全消散。告别毕业季的喧嚣,多数年轻人奔向繁华都市的霓虹,而刚刚走出校园的陈子泓,却目光坚定地望向地图上那个遥远而神圣的名字——西藏。他来自福建沙县,闽北的青山曾是他成长的背景;如今,他的目的地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“世界屋脊”。他签约了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,对他而言,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职业选择,而是一场跨越山海、向着初心的“精神奔赴”:去那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,让青春的光照进更辽阔的天地。”

640 (5).jpg

黑土地上的磅礴力量:北大荒精神点燃热血

 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四年,学校给予陈子泓的,除了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学识,更教会他“用思考连接个人与时代”。课本之外,当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勇于开拓、甘于奉献”这十六字北大荒精神第一次撞进他心里时,这个来自闽北的青年被深深震撼。他总在课后翻找垦荒者的故事:70多年前,一群和他爷爷年纪相仿的人,揣着窝头、扛着镐头,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里喊出“向地球开战”的口号。在冻土没膝、风雪埋人的绝境里,他们硬是用双手劈开冻土,用身体挡住风雪,把“北大荒”变成了养活亿万人的“中华大粮仓”。“那种在绝境里刨出希望的魄力,那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韧劲,每次想起都让我热血沸腾。” 陈子泓在感悟之余,更深入思考:作为新时代青年,“拼”的意义是不是也该像当年的垦荒者那样,和更辽阔的天地、更艰巨的挑战紧紧连在一起?


雪域之巅的璀璨“光芒”:当专业理想遇上时代召唤

  真正点燃陈子泓奔赴西藏决心的,是专业所学与时代召唤的碰撞。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,他深知能源是国家发展命脉。一次,央视新闻中华电集团在西藏建设的才朋光伏电站画面,让他心被击中:海拔数千米的雪域高原上,巨大光伏板阵列在阳光下闪耀,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之一。他查阅资料得知,西藏水能资源全国第一,太阳能资源全球第二,清洁能源储量冠绝全国,却面临开发难、输送效率低等挑战。“怎样能把西藏建成现代能源‘新粮仓’?”这一想法让他激动难眠。他深入了解到华电在西藏的战略布局后不禁心潮澎湃:“这不正是我专业所学能‘大展拳脚’,又能直接服务国家最前沿能源战略的地方吗?我要去!”

640 (6).jpg

开启新征程:携“三电黄埔”的烙印扎根高原

  拉萨的天空湛蓝如洗,陈子泓即将踏上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。目前,他正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,从公司制度到安全规范,从项目背景到技术细节,每一项内容都被认真记录、反复琢磨。站在阳光下眺望远方时,他清晰地感觉到,自己离心中那束关于“奉献与成长”的光,又近了一步。这份笃定,源自于母校“严、正、新、真”的精神滋养。在哈理工求学的四年里,“严”的治学让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根基,“真”的态度让他在实验与实践中锚定方向,“新”的创新意识与“正”的责任担当,更锤炼出他啃硬骨头的攻坚能力。这些早已融入血脉的力量,让他有底气在这条鲜有引领人的路上勇敢前行。

640 (7).jpg

“学的是电,爱的是国,拼的是青春。”当“三电黄埔”的烙印遇上西藏能源发展的热土,一位青年的成长故事,正与这片土地的未来紧密相连。怀揣着家乡的“闯劲”、北大荒的“韧劲”和哈理工的“实劲”,陈子泓坚定地踏上在“世界屋脊种下能源“新粮仓”的征程。他要用自己的专业和汗水,在雪域高原,点亮心中的那束“光”,也点亮更多人的希望。